說到日本的小動物觀光,你可能聽過「貓島」(例如愛媛縣青島)或「兔子島」(廣島縣大久野島)。遊客成群結隊前往,只為享受被小貓或小兔子圍繞的夢幻場景。
但你有沒有發現?幾乎沒有人提到「狗島」。為什麼呢?
首先,這和動物的「群居特性」有關。
貓與兔子能夠自然形成大型群落,即使數量眾多,彼此也能在同一片區域共存,對觀光客而言畫面療癒又可愛。狗則不同,它們天性需要更多活動空間,領地意識也更強,不適合密集地群居。這使得「狗島」難以自然形成。
其次,觀光模式也有差異。
「貓島」與「兔子島」提供的是「被動療癒」——遊客只要坐在島上,就會有小動物圍過來。但狗需要較多互動與照顧,如果在觀光環境下大規模飼養,不僅不安全,也會造成管理問題。
最後,這也反映了日本「療癒經濟」的偏好。
日本人習慣透過可愛的小動物來舒緩壓力,尤其是「小巧、安靜、群體性」的生物更受歡迎。貓咪的獨立、兔子的萌感,正好符合這種需求。狗雖然可愛,但牠們需要的「陪伴深度」超出了觀光的範疇。
(小結語)
所以,不是日本人不愛狗,而是「狗更適合做家人,而不是觀光資源」。這也說明了小動物觀光背後,不只是可愛,而是一種關於人心療癒需求的文化選擇。
現在報名送你免費體驗課程
詳細內容請加賴好友詢問「免費體驗課程」
請趕快把握機會喔